本网讯 10月9日,《组织人事报》以《牢牢扛起能源央企使命担当 实施“四力四推”党建工程赋能高质量发展》为题,专版刊发中国华电实施“四力四推”党建工程经验做法及上海公司党建工作典型案例,专门推介集团公司编著的《现代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和公司治理深度融合问题研究》和《文化赋能国企党建新路径》两本党建读物。
全文如下:
牢牢扛起能源央企使命担当
实施“四力四推”党建工程赋能高质量发展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华电)党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坚持“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工程来推进”,借鉴运用工程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创新实施以“加强党组织领导力,推动完善公司治理;激发党组织创造力,推动加快改革创新;增强党组织战斗力,推动融入生产经营;彰显党组织凝聚力,推动引领企业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四力四推”党建工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近三年,经营发展业绩连创历史新高,为服务国家战略、稳定经济增长贡献了央企力量。
中国华电自2023年以来,按照“一年见成效、两年上水平、三年创一流”的步骤,明确质量、进度和创优目标,在公司系统压茬推进“四力四推”党建工程,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保障,加快构建与新征程国资央企职责使命相适应的党建新格局,全面赋能世界一流清洁低碳能源企业建设。
一是党的领导更加坚强。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坚决扛起国资央企新使命新担当,抓实“第一议题”制度,实现“传达学习、研究部署、贯彻落实、督导推动、跟踪问效”全链条闭环管理,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在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中展现新作为,以有力行动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党建创新更加有效。健全分层级政治理论学习机制,深学细悟《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把握和运用“第二个结合”,推动党的建设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融合,探索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范式,“现代国企党建和公司治理深度融合”“文化赋能国企党建新路径”等成果获得广泛关注。
三是优势发挥更加充分。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健全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完善党建联建共建机制,将党组织战斗力彰显在能源保供主战场、熔铸在绿色发展第一线、展现在提质增效最前沿。党建工作为产业链创新链有力赋能,党员先锋队、创优书记领衔项目成为重大任务“顶梁柱”,用好党组织和党员应急动员发挥作用机制,保证在紧要关头总有“主心骨”。
四是党建管理更加科学。把握“遵循党章、科学实施,守正创新、彰显特色,一元主导、同向发力”的实施原则,强化“四力四推”党建工程全周期管理,更加充分运用“明确党建目标、制定工程计划、加强过程管理、抓好质量控制、实现闭环管理”的科学方法,抓工作的政治站位、思想认识、责任担当、落实力度得到加强和改进。
五是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坚持以先进党内政治文化涵养优秀企业文化,华电奋进文化得到全员广泛认同,走上文化建设知行合一之路。抓实思想政治教育,用百姓话讲清大道理,统一思想、鼓舞斗志。用好公司系统红色资源,传承电力人“为国奉献、自立自强”的光荣传统,唱响“咱们工人有力量”时代强音。
六是引领保障更加有力。扛牢能源保供政治责任,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大作用”,当好“三个排头兵”,有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落地。境内清洁能源装机占比57.5%、同比提高5.1个百分点;“一利五率”实现“一增一稳四提升”,连续13年获评国资委年度经营业绩考核A级,连续5个任期获评任期经营业绩考核A级。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深度融入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碳中和示范区”建设,全面实施“四力四推”党建工程,通过组织对接、理念对接、人才对接、资源对接、发展对接,“五维”推动党建与乡村振兴“融合”,全面提升组织能力、服务能力和“造血”能力。
一是战略共谋、产业振兴,打造“强村民富”。将绿色低碳发展与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统筹谋划,立足于“土”,充分挖掘绿华镇“上海蟹港”乡土资源,一体推进新能源项目建设,着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聚焦于“特”,找准能源央企自身禀赋,创新养殖模式、提升产业能级,“水上光伏、水下养殖”,做优做强崇明绿华特色产业。落脚于“产”,围绕崇明绿华产业加快延链强链补链,加快乡村产业“接二连三”,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并进,打造区域特色产业“生态圈”,促进全链条拓展升级,实现乡村“造血式”振兴。
二是队伍共育、人才振兴,夯实“发展基石”。坚持把人才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基石,在新能源项目开发过程中,梯次化选配多名优秀年轻干部“下乡”挂职,培养帮带了一批知民情、解民意、作风扎实、群众满意的“土专家”和“田秀才”。优先考虑本地劳动力,培养有经验、有技术的当地村民参与建设,创造劳动岗位,就业帮扶百余人。依托当地特色资源和优势产业,引进河蟹行业协会会长参与“水下养殖”,建设“低碳华星研学基地”,让一大批发展引路人、产业带头人在广阔乡村大显身手、实现价值。
三是资源共享、文化振兴,构筑“和美共治”。致力推动“零碳乡村”内外兼修,厚植文明乡风,构建“形神和洽”和美乡村。注重新能源项目周边景观带及鱼塘内景生态区水系景观设计,形成“四季常青”,适宜鸟类、鱼类等动植物栖息的“保护地”。开展“微改造”“精提升”,打造“华星村廉洁教育基地”,出资改善村间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光伏大棚”和“一体化光伏屋顶”,赋能文旅研学融合发展,增加村民“绿色电能”收益,让绿色发展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四是难题共解、生态振兴,建设“零碳乡村”。结合崇明绿华产业布局和“风情旅游小镇”发展定位,将新能源项目纳入美丽乡村整体规划,建造尾水治理系统,确定“渔光旅”建设路线,推动绿华镇田园综合体“一带三区四点”总体设计方案落地,传统养殖水污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水下“零碳蟹”长成后个头较传统养殖增大20%,实力打响“零碳蟹”品牌;水上光伏发电与传统火电相比,每年可节约标煤约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1万吨,“一加一减”,减碳增能成就“渔光旅”乡村振兴新样板,央视农业农村频道报道点赞。
五是结对共建、组织振兴,筑牢“先锋堡垒”。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建立“三结对”机制,通过“联搭平台、联合作战、联动创效”,党建赋能激发“链上”生产活力。选优配强结对党支部带头人,抓实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打通“最后一公里”“神经末梢”,建强基层党组织。在村企共同努力下,当地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更加宜居宜业,崇明绿华镇华星村成功创建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入选“第四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最佳案例。
党建读物介绍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编写的《现代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和公司治理深度融合问题研究》一书,立足新时代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和改革发展生动实践,围绕党委(党组)发挥领导作用与公司其他治理主体依法行权履职深度融合、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与市场化选人用人深度融合、党组织设置与企业组织架构运行深度融合、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深度融合、党内监督与出资人监督和企业内控机制深度融合、党建责任与经营责任深度融合等六个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为国有企业更好地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和参考。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编写的《文化赋能国企党建新路径》一书,系统坚持以“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为指导,围绕“推动党的建设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融合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探索、把握党的建设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契合点、把握‘六个必须坚持’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契合点、推动党的建设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融合的基本路径”四个方面进行解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企党建工作作了颇具创新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对于推动国有企业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之涵养企业品格,滋养广大党员精神气质,不断加强和改进国企党建工作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