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全球最高海拔的光伏发电项目——西藏才朋光伏电站今天就要正式并网发电了。这个项目一天的发电量就可以满足近4千户家庭的用电需求。这座位于高原上的电站,在建设时有哪些难点?跟随总台记者一起到高原上看一看。
西藏才朋光伏电站今天正式并网发电
总台央视记者古峻岭:我现在就是在海拔5100米的西藏才朋光伏电站,早上我们到这儿的时候,气温只有零下28度,那么这里的含氧量也只有平原沿海地区含氧量的一半儿多一点儿。话稍微说多一点儿就会缺氧,就在刚刚在这样一个环境中,西藏才朋光伏电站正式的并网发电了。
那么工作人员告诉我,他们这里每天的发电量能满足4000个家庭一天的用电,可以减排二氧化碳9.2万吨,这相当于在青藏高原上种植了330万棵树木,通过航拍镜头可以看到,即便是并网发电之后,还有很多牦牛在这个光伏板之下悠闲地漫步吃草。工作人员说,这种放牧和光伏发电的组合特别适合这种高原牧区。一方面这个光伏板它可以遮挡部分的阳光,减少这个地面植被的水分蒸发量,另一方面还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个山地荒坡,来进行光伏发电,缓解当地冬季用电紧张的情况,因为这个电站的这种发电的过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为了让大家更直观的了解这一过程,了解这种远离城市几十公里之外的这种光伏电站到底是怎么发电的,我们这次特别采用了数字孪生的方式为大家揭秘光伏电站到底是怎么发电的,我们一起来看。
首先这个灿烂的阳光打到这个光伏板上,光伏板吸收了这些太阳能之后将它们转化为电能,然后再通过专门的装置将这些电能汇聚起来输送到电网上,然后再通过电网输送到千家万户,多余的这些电量还可以储存在电站的储能装置中。那么看到这些您是否有一种每一寸阳光都没有浪费的感觉?实际上早在八月份开始呢,全国各地就有2100多位建设者来到过这里参与建设,但是只有三分之一,也就是700人左右能够适应这里留下来,绝大部分的建设者都适应不了,在这里有着严重的高反,只能选择退出。所以在这么高的海拔,建这么大的工程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
记者实地探访全球最高海拔光伏发电项目
总台央视记者 古峻岭:经过近8公里的崎岖山路陡坡,骡马队伍终于刚刚到达了5100米的才朋光伏场区。此刻,骡队的小伙子们正在卸货,从刚刚卸下的货物我们可以看到运送的主要是高压瓷瓶、绝缘子、钢材和线缆等。懂电的朋友可能已经看出点端倪了,这些都是高压输送线路所需要的材料。
西藏才朋光伏电站位于山南市乃东区海拔区间4994米~5100米的高原上,从今年8月份开始建设。项目所在地常年日照充足,是西藏四大优质光伏发电区域之一,这里常年温度是2.5摄氏度。
项目整体装机规模50兆瓦,建成后,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光伏项目。项目建设过程中,克服了人员及设备“高反”的不利影响,首次在5000米超高海拔地区应用国产光伏组件、逆变器、箱式变压器等设备,不仅提高了系统发电效能,同时也确保了设备在特殊气候条件下安全平稳运行。
华电西藏才朋光伏项目负责人 龚科:才朋项目光电转换率达到了低海拔地区同等水平。将为超高海拔地区光伏资源安全高效开发建设提供借鉴经验,投产后预计每年可为当地提供清洁电能9000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2万吨。
多措施确保高海拔地区光伏电站安全运行
据了解,这么一大片光伏场区,占地足足有800亩,相当于100个足球场大小。
那么,在高海拔地区的光伏项目是如何实现安全运行的呢?继续来看记者的报道。
青藏高原上不仅天气变化快,通信网络设施也不完善,信号覆盖弱,而且光伏项目距离中控室有60多公里,这也为工作人员到达现场进行运行维护工作增加了难度。
华电联合公司西藏才朋光伏项目值长 刘文强:设备监测不断网,并能实时监测及控制光伏区的光伏组件、逆变器、箱变的运行情况,保障特殊情况下设备的异常及故障情况及时得到控制。
除了系统的监测,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的很多设备都有一种保护措施,可以确保在维护人员赶到前,现有设备能保持正常发电。此外,光伏电站发电受天气影响波动比较大,项目还建设了预测系统,对光伏区光辐射进行实时监测,保障稳定发电。
此外,这个项目还采用了智能识别、无人机技术等设备,对光伏组件等关键设备进行检测,不仅提升了缺陷识别的速度和精度,而且节省下来的维护时间,就相当于每年能增加发电量近30万千瓦时。
探索数字管控 赋能高海拔地区项目建设
随着我国加快推进高海拔地区新能源的建设,一些项目也在积极探索数字化建设,助力新能源项目高效建设和智慧运维。
通过工程全景信息管理系统,将工程建设信息和现场设备运行情况通过图像、图表展现,实现了项目建设期到运维期全过程的数字化管控。
华电曲水茶巴拉光伏项目负责人 向富权:涵盖了现场管控、物资供应、资源投入等工程管理核心关键要素,管理人员可以实时掌控工程关键要素信息,还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及时消除异常状况和管控风险。
工作人员通过链接进入对应的时间段的标段,查阅相应的影像资料,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这些资料及时调整管理方式与资源投入,同时可以通过无人机拍摄的全景照片、视频、图片等素材实现对项目全过程进行跟踪记录。
华电曲水茶巴拉光伏项目负责人 向富权:我们系统上的天眼由多个监控单元与安防系统软件共同实现对现场安全施工实时监控的功能需求。安防系统软件可实时查阅指定监控单元影像,监督作业安全、工艺,通过对驾驶舱的数据采集,还能实现物资的运输状态的监控、车辆定位等。
这样的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建设期的管理,在项目投运后,工作人员还可以通过系统对项目现场各个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状态跟踪,实现全数字化安全运维。也将为后续高海拔地区新能源项目的智慧化、数字化建设提供有益经验。
拓宽就业增收渠道 让藏区孩子“遇见未来”
高海拔地区的太阳能资源有效开发,不仅为当地群众提供了新的就业增收渠道,同时还让当地不少孩子对未来有了新目标。今年24岁的西若桑姆是西藏山南浪卡子县人。目前她是才朋光伏项目的一名员工。
华电西藏才朋光伏项目运维副值班员 西若桑姆:我是2018年高中毕业生,当时我那个妹妹也在上学嘛,然后我只能回到家里,就帮父母干点农活,然后就打临时工之类的。
正当西若桑姆为前路感到迷茫之际,听说当地有个正在筹备中的才朋光伏项目在招人,她觉得可以试一下。
华电西藏才朋光伏项目运维副值班员 西若桑姆:不用交学费,然后生活费也能解决。就毕业后直接到那个企业就业嘛。然后我就当时听到这个消息,心里面就非常开心,然后就报了名。
通过报名审核后,西若桑姆和其他14个农牧区的孩子一样前往四川水利水电职业学院,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学习,当记者再见到她的时候,西若桑姆已经是一名光伏电站的运维员了。
记者:你现在主要是负责什么样的工作呢?
华电西藏才朋光伏项目运维副值班员 西若桑姆:我现在在运行担任副值班员。平时除了一些监盘以外,还要做一些到现场常规的操作,还有帮值长处理一些违章,还有一些事故处理。
为了帮助这群孩子更快适应岗位,企业还安排技能熟练的老师傅进行一对一帮带,开设夜校,通过理论加实操教学等方式,让大家迅速掌握工作技术,甚至独当一面。
华电西藏才朋光伏项目运维副值班员 西若桑姆:目前我也考上了一些相关的证书,中级工、调度资格证,能够独立的承担多数的电站的运行操作。
从牧民的女儿到一名电力技术人员,光伏项目不仅让西若桑姆这样的藏族青年有了稳定的工作,同时也让他们有了新目标。
华电西藏才朋光伏项目运维副值班员 西若桑姆:我觉得自己不仅学到了一门技能,同时也因为这份工作有了更美好的梦想,我希望以后可以在电力事业上有更多的进步。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我的家乡付出贡献,点亮我家乡更多的灯火。